当前位置:首页 师资队伍 教授及主任医师 基础医学系(按拼音排序)
【个人简介】
康利军,男,博士、我校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6年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6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生物物理学专业,导师为徐涛教授;先后赴德国Max-Planck生物物理与化学研究所Erwin Neher教授(1991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得主)实验室、美国密歇根大学生命科学研究所X.Z.ShawnXu教授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9月加盟mgm美高梅79906。目前作为课题负责人在研课题有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康利军博士实验室的长远目标是通过对感觉生成的分子和环路机制的研究,寻求治疗神经精神疾病如慢性痛、学习与记忆障碍、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关键基因并提供相应的治疗策略。在神经功能和神经环路的形成和分子调控领域,尤其在神经内分泌、感觉形成与障碍等机制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Neuron、Cell Metabolism等国际顶级期刊,合作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Neuro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EMBO J、Developmental Biology和Traffic等国际著名期刊。被Neuron、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Faculty of 1000等著名期刊媒体配发评论,并为英国生化协会会刊The Biochemist撰写综述文章。
【研究方向】
目前主要从事以下方向的研究:
1. 感觉生成的分子细胞和神经环路机制,及慢性痛、学习与记忆障碍等神经精神性疾病的分子病理和药理。
2. 寿命的环境与基因调控机制,以及衰老引发神经功能进行性衰退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主要实验技术】
本课题组建立的神经功能与神经环路研究平台系统主要由以下技术组成:
1)分子遗传学技术:DNA重组、RNA干扰、EMS诱变与基因筛选等。
2)膜片钳电生理检测技术:线虫在体神经元记录、小鼠脑片标本记录等。本课题组掌握和发展的线虫在体(in vivo)神经元记录,通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活体线虫单个神经元的电生理活动,是研究神经元功能及神经环路机制的理想方法,目前在国内也是独有的技术。
3)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包括胞内钙动态检测、在体荧光蛋白标记和蛋白表达模式研究等,如:活体神经元GCaMP荧光蛋白Ca2+信号实时监测。
4)光遗传学技术(Optogenetics):通过蓝光敏感的Channelrhodopsin (ChR)通道蛋白或黄绿光敏感的Halorhodopsin (NpHR)通道蛋白,以短促光照控制特定神经元活性(gain-of-function)。此技术配合以在体膜片钳记录、胞内钙动态检测等功能性检测技术,是研究神经元功能及神经环路机制的理想方法。
5)神经元损毁技术:以近紫外光激光器定点损毁特定神经元,从而显现该神经元在神经环路中的功能(lose-of-function)。
6)行为学检测: 通过人工观察,或计算机控制自动行为学检测系统,进行动物行为学监视和分析。
此研究平台将分子遗传学、膜片钳电生理、荧光显微成像、光遗传学、生物化学技术及动物行为学检测等相结合,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形成从“分子->细胞->神经环路与网络->动物行为”的全系统性研究能力。
【代表性成果】
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Neuron、Cell Metabolism等国际顶级期刊,其他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Neuro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EMBO J、Developmental Biology和Traffic等国际著名期刊。被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Faculty of 1000等著名期刊媒体配发评论,并受邀为英国生化协会会刊The Biochemist撰写综述文章。
已发表代表性成果有:
1) 鉴定TRP-4通道在触觉生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项目成果发表于2010年Neuron杂志。该实验结果在国际上首次以实验方法证实了TRP通道能够直接介导机械性感觉(触觉、听觉、机械性痛觉、本体感觉等)生成。Neuron (2010) 67(3): 349-351和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10)11(10):665刊发专评,同时被4位同行专家推荐为Faculty of
1000 Must Read论文,并被美国The Scientist杂志评为月度(2010年8月)十佳生物学论文和七大神经生物学论文。该论文2011年单年度即被Cell、Neuron、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等杂志引用20次。
2)鉴定Munc13-1等基因对神经突触传递、激素分泌的调控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Cell子刊Cell Metabolism杂志。该实验结果发现Munc13-1基因是胰岛素分泌的一个关键限速因子,并揭示了一条全新的血糖调控通路,系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血糖调节相关的调控型分泌的分子机理研究”(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徐涛教授)的主要项目成果之一。
3)鉴定痛觉生成的分子机理和神经环路机制,发现了一系列痛觉生成中的受体神经元,并发现TRP-4通道和表皮型Na通道(ENaC)分布在不同的受体神经元上直接介导了痛觉的产生。该成果发表于2011年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
4)鉴定特定基因对谷氨酸能神经元的调控作用,目前就相关研究在Nature Neuroscience和EMBO J杂志发表合作研究论文3篇。
【发表论文】
1) Singaravelu G, Chatterjee I, Rahimi S, Druzhinina MK, Kang L, Xu XZ, Singson A. (2012).The sperm surface localization of the TRP-3/SPE-41 Ca(2+)-permeable channel depends on SPE-38 function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Developmental Biology. Mar 9. [Epub ahead of print](SCI影响因子:4.069)
2) Eun Chan Park, Piya Ghose, Zhiyong Shao, Qi Ye, Lijun Kang, X Z Shawn Xu, Jo Anne Powell-Coffman & Christopher Rongo (2012). Hypoxia regulates glutamate receptor trafficking through an HIF-independent mechanism. EMBO J 2012 (1),1-15。 (SCI影响因子:9.205)
3) Lijun Kang, Seth Wescott, Wei Li & X. Z. Shawn Xu (2011). In touch: the molecular basis of mechanosensory transduction. The Biochemist 2011( 33), 18-20 (Review)
4) Wei Li, Lijun Kang, Zhaoyang Feng, Beverly J. Piggott, and X. Z. Shawn Xu (2011). The neural circuits and sensory channels mediating harsh touch sensation in C.elegan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1 (2):315. (SCI影响因子:7.396)
5) George Wang, Lijun Kang, Julie Kim, X. Z. Shawn Xu & Kang Shen (2010). GRLD-1 regulates cell-wide abundance of glutamate receptor through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Nature Neuroscience 2010 (12): 1489-95. (SCI影响因子:15.531)
6) Lijun Kang, Jingwei Gao, William R. Schafer, Zhixiong Xie, and X. Z. Shawn Xu (2010). C.elegans TRP family protein TRP-4 is a pore-forming subunit of a native mechanotransduction channel. Neuron (2010) 67(3): 381-391. (SCI影响因子:14.736)
7) Jie Liu, Alex Ward, Jingwei Gao, Yongming Dong, Nana Nishio, Hitoshi Inada, Lijun Kang, Yong Yu, Di Ma, Ikue Mori, Zhixiong Xie, and X.Z.Shawn Xu (2010). Phototransduction in C. elegans requires a G protein-dependent cGMP pathway and a taste receptor homologue. Nature Neuroscience 2010 (6): 715-22. (SCI影响因子:15.531)
8) Zixuan He, Junmei Fan, Lijun Kang, Jingze Lu, Yanhong Xue, Pingyong Xu, Tao Xu & Liangyi Chen (2008). Ca2+ Triggers a Novel Clathrin-Independent but Actin-Dependent Fast Endocytosis in Pancreatic Beta Cells. Traffic 2008 (9): 910–923. (SCI影响因子:4.919)
9) Lijun Kang, Zixuan He, Pingyong Xu, Junmei Fan, Andrea Bet, Nils Brose, and Tao Xu (2006). Munc13-1 is required for the sustained release of insulin from pancreatic beta cells. Cell Metabolism 2006 (3): 463-468. (SCI影响因子:13.668)
【研究经费】
1. 我校医学部人才引进启动基金 200万。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TRP通道在触觉和机械性痛觉生成中的作用及机制, 2013-2016, 80万,项目负责人。
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神经前体细胞命运决定、分化及环路形成的调控机制,2013 - 2017 (课题三:神经环路发育形成的分子细胞基础 552万 课题负责人)
【实验室硬件设施】
200平方米实验室。拥有膜片钳电生理记录系统、胞内Ca2+荧光成像系统、DNA显微注射与转基因系统、神经近紫外光激光损毁系统等大型设备,并拥有全套基本分子遗传学、细胞和生物化学实验所需常规设备和仪器。此外,我校医学部公共仪器平台和神经所平台拥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双光子显微镜、定量PCR仪、离子电导显微镜和多通道电生理记录系统等大型仪器设备可供使用。
【欢迎加盟本实验室】
热忱欢迎博士后、讲师和副教授的加盟;
欢迎报考本实验室硕士、博士;
本研究组欢迎优秀本科生加入科研实习和训练。
【联系方式】
康利军
我校紫金港校区mgm美高梅79906科研楼A412/414/416
浙江,杭州310058
Tel:0571-88208487 18606504032
Email:kanglijun@zju.edu.cn